匠心传承,古韵新生——记木雕名家龙巍的艺术人生

在湘江之畔的祁东,一块块沉睡了数百年的紫檀、黄花梨,经过一双巧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或化作商周鼎彝,或凝成瑞兽腾龙,古韵悠然,却又新意扑面。这双巧手的主人,便是“子辰”品牌创始人、国家高级木雕工(一级高级技师)、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龙巍。

“木雕于我,是手艺,更是文脉;是雕刻,更是对话。”面对来访的记者,龙巍用一句平实的话语,概括了自己与木雕结缘二十年的初心。

1988年4月,龙巍出生在祁东县一个普通农家。祁东自唐以来便盛行“雕花”,屋檐栏柱、窗棂牙床,无处不见刀下春秋。幼时的龙巍常跟在木工父亲身后,看刨花翻卷、木屑飞扬,便萌生了“以刀为笔”的梦想。龙巍先后拜入雕刻名家严平石、肖韶山门下,从磨刀、凿胚、修光做起,开启了漫长的学艺之路。

祁东木雕讲究“精、细、奇、巧”,尤以传统瑞兽最见功力。龙巍在系统掌握浅浮雕、深浮雕、透雕、圆雕等多种技法后,并未止步于“像”,而是思考如何“化”。2010年后,他在仿古青铜器型上大胆创新,提出“青铜化木”理念:以木为胎,以刀代范,将商周鼎彝的雄浑、青铜纹饰的诡谲,融入温润木质,让“冰冷厚重”与“温润灵动”在同一作品中相遇。

“紫檀梦回商周”“紫檀螭虎三足樽”“海南黄花梨云起龙骧香薰”……一件件脱胎于青铜、却饱含木韵的作品相继问世,在全国各大展评中屡获殊荣。2020年,作品《紫檀梦回商周》摘得第五十五届“金凤凰”中国工艺美术产品设计大赛金奖;2022年,他更在第六届“醉根杯”全国工艺美术职业技能竞赛中斩获“工艺美术行业技术能手”称号。至此,“湘作”木雕的版图里,祁东龙巍成为绕不开的名字。

“青铜不语,木纹有情。”龙巍坦言,自己最初被青铜器吸引,是在湖南省博物馆的一次观展。“那些兽面纹、夔龙纹,线条峻利、张力十足,但它们躺在展柜里,离我太远。我想让它们‘活’起来,走进当下生活。”

回到工作室,他翻阅《商周青铜器纹饰》《东周青铜器动物纹样研究》等大量学术资料,对照实物残片反复写生,先用泥塑打稿,再以紫檀、黄花梨为材,尝试“一比一”复刻。然而,原样照搬只得其形,难得其神。于是,他大胆调整比例:鼎腹略收,更显挺拔;兽耳外撇,多一分灵动;鼎足稍高,赋予升腾之势。为了让木纹与纹饰融合,他首创“顺纹入刀、逆势剔地”技法:顺着木材纤维走向雕刻主纹,保证线条流畅;在剔地时逆势推刀,使底纹产生自然毛碴,形成“古锈”质感。

2018年,作品《紫檀饕餮兽耳瓶》问世。整器高38厘米,以整料印度小叶紫檀雕成,瓶口外撇、束颈丰肩,腹部一周浮雕饕餮纹,地子隐起云雷。肉眼可见之处,刀口干净爽利;放大镜下,细若游丝的副线又连绵不断。该作品被香港东方艺术博物馆仁天艺术馆以一级藏品永久收藏。馆长撰文评述:“龙巍用木质温度,重新点燃了青铜器的生命,让三千年前的礼器精神,在当代得以栖居。”

在龙巍看来,刀法就是木雕的“笔墨”。“运刀如运笔,转折顿挫皆有情。”他现场为记者演示:平刀削底,圆刀取势,斜刀出峰,三角刀点睛。刀起刀落,紫檀屑如墨点飞溅,不足十分钟,一只瑞兽雏形已跃然眼前。

“真正的高手,下刀前已在心里完成作品。”龙巍笑称,自己最大乐趣是“读木”:拿到一块原木,先观其形,再闻其香,闭目摩挲纹理,脑中便浮现最合宜的题材。海南黄花梨天然瘤疤,化作饕餮怒目;印度小叶紫檀金星点点,幻为龙鳞闪烁。因材施艺,顺势而为,既最大限度保留自然之美,又赋予人文之魂。

工作室一角,摆放着数十把自制修光刀。刀柄因常年握持,温润如玉。“刀是手的延伸,更是心的延伸。”龙巍说。为了精准控刀,他数十年来坚持书法、绘画练习,以腕力、指力、眼力配合,确保“下刀如有神”。

祁东木雕历史悠久,却也曾面临“老师傅老去、年轻人不愿学”的困境。作为非遗传承人,龙巍深知“活下来”比“火起来”更重要。

面对“大师”光环,龙巍常怀敬畏。他婉拒了多家资本抛来的橄榄枝,坚持小而精路线,“木头不会说谎,一刀偷懒,它就用裂纹报复你”龙巍如是说。

采访结束,暮色渐沉。工作室里灯火通明,龙巍又俯身于案,刀尖轻触古木,发出细碎的“沙沙”声。那声音,仿佛远古青铜的铿锵回响,又似今日祁东的澎湃心脉,在时空交汇处,熠熠生辉。

Copyright and Disclaimer
【Disclaimer】 All works without attribution are reproduced, compiled or extracted from other media. The purpose of reprinted, compiled or extracted is to convey more information, and does not mean that the website agrees with its views and is responsible for its authenticity. If the content of the work, copyright and other issues need to contact this network, please carry out within 30 days!